找到相关内容1292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(1)

    福业的强调,因为它是出世道业的基础。它明确了世间的伦理道德规范,对于父母生养死葬,对于师长尊敬奉事,对于众生慈心不杀,修十种善行。十种善行,即:身不杀、盗、邪淫,不妄言、绮语、、两舌,意志博大...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称为五浊世:[5]劫浊(随时间的转移变化会灾害不断),见浊(知见上的愚昧,略说有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戒禁取见、见取见五种),烦恼浊(烦恼众多,燥动不安),众生浊(凡夫的五蕴报体,为众...

    正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1355066.html
  • 佛乘宗要论(2)

    律,即人乘、天乘、声闻乘、独觉乘、菩萨乘之戒律。人乘律为五戒,杀、盗、邪淫、妄语、饮酒。天乘律则戒杀、盗、淫(此身三业,若在家者受十戒可改淫为邪淫),、两舌、妄言、绮语(此四业,较人乘妄语为详)...者、人有十业须当戒之,故云十戒。一、杀,二、盗,三、邪淫,为身之三业,四、,五、两舌,六、妄言,七、绮语,为之四业,八、贪,九、嗔,十、痴,为意之三业,戒之使无,谓之十戒。戒之之道,在能...

    太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555126.html
  • 传统中国佛教的制度分析

    明僧德清也在《观老庄影响论》等文中,曾将孔子的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”等教义,与“不妄言绮语,不两舌,不贪嗔痴”等佛戒相联系;把孔子的“...于此矣”。因此,没有如何权力可以置于世俗统治者的绝对权威之外:“王教不得不一,二之则乱。”当然,佛教僧人也不能例外,不能吁请宗教特权。他们“皆民也&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45255474.html
  • 诗话.话禅:解读《清诗话》中的诗禅交涉

    中有“绮语”一戒,《容斋随笔》卷一转引《大集经》六十四种,连赞叹语都视为业。僧人而写诗,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现象。出现了诗僧这类畸形人物,更是整个社会和佛教发展的具体情况造成的。[22]  以诗僧...思惟修习、弃(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)、功德丛林(以禅为因,能生智慧、神通、四无量等功德)。……盖佛道修行之纲要为戒定慧三学,持戒清净始可得禅定寂静,禅定寂静始能得真智开发。请参阅佛光大辞典网路版...

    廖恒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1255520.html
  • 释尊为什么重视轮王

    。五戒十善,是佛教淑世淑民的基法,五戒是规限人类的的业行,十善是拓展人类的德行;五戒是十善的简括,十善是五戒的扩充。轮王自身不杀、盗、(邪)淫,不两舌、、妄言、绮语,意不贪、嗔、痴,这样从私人...的人民,都可以任意的生杀予夺,纵使做得再坏些,皇帝也无可奈何他们,因为那时是不准杀宗教徒的)。虐待,残忍,是人类的最大苦痛。古代人民莫不存著「畏(包括刹利中的)王刀力、鞭杖力、健嗔力”(十诵律一八卷...

    观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65055541.html
  • 喜乐与空无(4)

    编注:十业为杀生、偷盗(不与取)、邪淫(不清净行);此三者为身业。妄语、两舌(离间语    )、(粗恶语)、绮语(杂秽语);此四者为语业。贪欲、瞋恚、邪见;此三者为意业。若    不做此十业,就称为“行十善业”。  颂文里面,以因果定律来说明,为何要远离这些业行为?因果定律说得很明白,一个人做好事会有限报,而做坏事的人会遭受痛苦。这不是释迦牟尼佛或创造主所订的规则,而且自然界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4055691.html
  • 三教平心论

    者十善之谓也。一不杀。二不盗。三不邪淫。四不妄语。是四者其义与五戒同。五曰不绮语。谓不为饰非言。六曰不两舌。谓语人不背面。七曰不。谓不骂。亦曰不道不义。八曰不嫉。谓无妒忌。九曰不恚。谓不以忿恨于心...也。若曰。禅定非善道。则知止而后有定。大学何为取之。若曰。忍辱非美事。则小不忍必乱大谋。论语何为戒之。若曰。不必戒。则礼记何以曰。恶言不出于。若曰嗔恚不必戒。则尚书何以曰不啻不敢贪怒。若曰。两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83155866.html
  • 云山法会录

    身有三。谓杀盗淫。有四。谓妄言。绮语。。两舌。意有三。谓贪嗔痴。是若止。即名十善。以有逆性之用。故佛性随之而隐。义说为灭度耳。善有顺性之功。故佛性随之而现。义说为出世耳。所以学道之士。...赤身担荷。庶几挽回末法獘之风。苟无其人。则所谓宗门者。扫地尽矣。尚何言哉。又云。学佛法者。学出世法也。苟夹杂一念世法之心。则虽勤苦修持。谈玄说妙[糸*息]在世法上著倒。与佛法没交涉。须信得这一件是出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0556292.html
  • 人生指南《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,法界梵音》(4)

    又总在空中。  身不犯杀盗淫,不犯绮语、、两舌和妄语,意没有贪、嗔、痴。身口意三业清净,自然智慧现前达到超凡尊贵,净身定慧,做到了终生戒杀、放生、吃素。吃斋是活着吃亏,因为未能满足美食之欲,不能...七轮是海底轮、生殖轮、脐轮、心轮、喉轮、眉间轮和顶轮。此外还有一个梵穴。  海底轮——在脊柱下之基处,肛门二指之上,所在地约四指宽,相当于男性会阴穴,女性子宫之上,又名基础轮。因其余之轮皆在此轮之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657059.html
  • 《法华大成悬谈》辑要

    和道共戒。(定共戒,悟真伏惑,道共戒,证真断惑)   注⑤ 三业七支:三业谓身口意三业,七支谓身三支四支,(妄言、绮语、、两舌)   注⑥ 三车一车:三车谓羊车(喻声闻乘)鹿车(喻缘觉乘...定道:即拣别不同于定共戒和道共戒。(定共戒,悟真伏惑,道共戒,证真断惑)   注⑤ 三业七支:三业谓身口意三业,七支谓身三支四支,(妄言、绮语、、两舌)   注⑥ 三车一车:三车谓羊车(...

    清金台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758262.html